第306章 开个价吧_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
读书族 > 直播鉴宝,我竟成了国宝级专家? > 第306章 开个价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306章 开个价吧

  “年代过于久远,早已遗失!”

  是吗?

  木刻的灵位、符牌都在,代表山门宗旨,而且还是石刻的镇堂碑却丢了四块,那你叫什么五言观?

  再看两侧的石墙,光滑如镜,看不出揭过、铲过,以及修补过的痕迹,所以大概率建观的时候,就只刻了这一块。

  李定安来过两次,也见过两次,当时只是一扫而过,并未在意,而此时再看,感受迥然不同。

  所谓净口,实为禁口,意指不言、无言,也指道家五字真言“道、德、善、静、安”中的“静”,与佛教的不语禅、闭口禅是一个道理。

  如果五咒都在,当然就是五言观,如果只有净口咒,是不是该称为“一言观”,或是“无言观”更合适?

  而恰恰好,因为出身不凡,更怕祸从口出,八大山人当和尚时修的就是不语禅,世人称之为哑僧。

  之后还俗又入道,依然是能不言则不言,更刻有“个相如吃”和“口如扁担”的钤印,意思同样是不言、少言,与这里的“净口”遥相呼应。

  再看字体风格笔画不一,大小错落,无拘无束,极具个性……像极了八大山人的那些翻白眼的鸟和鱼,以及狗和龟。

  所以,这十有**就是八大山人给后人立下的家训。

  依据又多了一条。

  但不急,再看看……

  李定安继续往里走,自然而然的,先往墙上的神龛瞄了一眼。

  朝元髻,卯酉簪,手持朝笏板,身穿天仙衣五言观第一代祖师,冲虚真人朱权。

  设计的很巧妙这里立朱权,修的是净明道和正一道,江边立崇祯,拜的则是太阳神。

  等于两人都有祠,都可单独受子孙祭祀,及世人香火,朱氏后人可谓挖空了心思。

  由此,把握更大了……

  两边是高低错落的博古架,新中掺旧。新的不用提,旧的一律是松木材质,刷的是清漆,色泽偏暗,素黄雅淡,大概也有六七十年的历史。

  根据资料推断,应该是建国后黄氏举家还俗的时候,重新打造的。但后面没被没收,就挺稀奇。

  再看东西,依旧是那些,看不出少了什么。昨天老道士也说过,这几天只请出去了几块符牌。

  都在就好。

  近似走马观花,又绕了一圈,李定安怅然直叹一块巴掌大的牌子,刻着四个小字,“教门高士”。

  字很一般,只能说是结构工整,远淡不上书法的境地。又是柚木质地,材质也不算多名贵,前两次来的时候,李定安就没在意。

  但这几天那么多的资料不是白查的,现在再看,感觉突然就不一样了啧,写的真好,刻的也好!

  明成祖御笔,再不好,也是宝贝。

  分封南昌后,朱棣赐给朱权的,潜意不言而喻好好修你的道,你我兄弟自然相安无事。

  一同赐下的,还有“南极长生宫”的匾额,以及冲虚子、涵虚子的道号。

  要渊源有渊源,要故事有故事,只是这块牌子,抵之前那方朱鹤印绰绰有余。

  旁边的架子上还有几本古书,线装刻本,书页发黄。书名为《冲和》,共有三册。

  这两个字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,也就是“道生一,一生二”那一篇,也无论是道家哪一派,哪一门,一律指真气,元气,所以之前就以为,这是道士修行的典籍。

  其实是朱权编撰的戏典音乐论著,还是永乐间刻本。

  具体价值暂时不好估算,但2018年苏付比在京城春拍,《冲和》中卷《太和正音谱》拍了一千四百万。

  抹掉零头,三本加一起,比朱鹤印只高不低。

  光是这两件,就是小一亿,所以,不用再看了……

  李定安慕然转身,抬起手环指了一圈“道长,开个价吧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fok8.com。读书族手机版:https://m.fok8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